黄桃熟了请您来尝尝
2025/7/14 来源:不详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40年前,他走进军营成为优秀士兵;10年前,他作为扶贫队长再出发,先后走进罗霄山中的五个贫困村,从种植黄桃、杭白菊、养殖小龙虾等产业入手,助力乡村振兴他一直在路上……
黄桃熟了,请您来尝尝
——退伍军人袁桂雄助力乡村振兴一瞥
一个黄桃,几口能吃完?
先不忙答,去“炎陵黄桃产区”湖南省炎陵县瞧瞧。眼下,这里黄橙橙、沉甸甸的黄桃正压满枝头。
拿个黄桃,咬一口。肉质细,汁水丰,桃好。
但多年前,当地山民却一脸愁苦:“脱贫致富,道理我们也懂,可怎样摆脱贫困,我们心里没一点谱!”
如何帮乡亲们找到致富门路?这是8年前摆在炎陵县湖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袁桂雄面前的待解之题。
6月21日,在茶陵县卧龙村种植杭白菊、养殖小龙虾的袁桂雄,接到炎陵县湖田村退伍军人谭湘林的“老班长,黄桃、奈李熟了,乡亲们盼您来尝尝……”
这个电话,让袁桂雄的思绪回到8年前他赴湖田村扶贫的往事。
刚到炎陵县湖田村,是村民兵营长谭湘林帮他在村委会安顿下来,一架床板、一个电饭煲、几包方便面、几件行李成了他的宿舍。
袁桂雄刚来那天,在村口看到有一家人为了修破漏的屋顶,全家老小乃至背着孩子的婆姨齐上阵,个个挥汗如雨。这让同样出生在罗霄山的他心里酸酸的。“炎陵老区曾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老区人民有理由过上幸福生活”。
村里曾有一座横跨洣水的单孔小石桥,由于年久失修,遇有暴雨,河水上涨漫过桥面,老人小孩不敢过,连牲畜都不敢过,只能绕道走。一次山洪暴发,洪水不仅淹没桥梁,村里农田也被淹。正在市里开会的袁桂雄驱车赶回村,连夜组织村民进行自救。洪水退后,袁桂雄找来资金,组织村里的民兵拆除旧桥,建起新的大桥,取名“连心桥”。“现在桥修好了,车子能开到家门口了。”唐文喜逢人便夸。
“筑路建桥修水库,群众盼啥我们干啥”。袁桂雄与同在湖田村扶贫的炎陵县人武部一道,为村里修建了环村公路。“原来的道路泥泞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买点东西只能靠人背……”忆起昔日湖田村的路,今年已85岁的退伍老兵罗元发仍眉头紧锁。“现在村里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大车小车都能进。”村民们笑了:“‘袁队’是打心眼里想让大伙过上好日子。”
接着袁桂雄又组织村民改造了村里的3个水库;修缮了破旧漏雨的学校,让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村里建起了年发电60千瓦的光伏电站;完善了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乡村舞台、文化广场的设施和功能。为了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又组织建设了多盏太阳能路灯。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还要富起来。他动员村民们因地制宜种植黄桃、奈李、杨梅、梨子等水果,组建黄桃合作社,使农产品实现集约化经营……
今年,6月21日我们记者一行人走进湖田村,见一片欣欣向荣: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美楼房依山而建,散落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干净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条玉带,蜿蜒盘旋到每家每户。举目望去,翠绿的山岗上,成熟的黄桃在晚霞余晖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站在丰收的田头,谭湘林眉宇间流露出兴奋。“总有一天,炊烟回到村庄,那隐约是稻谷晚来香……”他说这首《有一天》是“袁队”喜欢的歌。唐文喜则在一旁念叨着:“他何时回来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