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巴掌田今朝致富园恩阳黄桃成熟
2024/10/22 来源:不详游客在产业园里拍照
杨长春李红封面新闻记者谢颖
眼下,巴中市恩阳区雪山镇南岩村憧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黄桃种植基地里,一颗颗成熟的黄桃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游客穿行其中,一边赏风景,一边摘黄桃。
“今年的黄桃长势好,预计产量将达30万斤,可实现产值万元。”看着被黄桃压弯要的枝条,合作人负责人杨仕斌笑容挂在脸上,他早年从村里走出去创业成功,年回乡成立了憧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大家穷怕了。”杨仕斌的记忆里,南岩村曾是“巴掌田”“鸡爪地”“穷山沟”的代名词,村民们仅靠种些单一的传统农作物,一年到头来,收入仅够维持家人的生活。村民们曾自主发展养殖业,但经济收益并不明显。如何破解收入难题,改变贫穷现状,南岩村的村两委带着村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努力探索。
年,村两委根据村情,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引领总体思路,决定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黄桃产业。引进业主,投入余万元,流转土地余亩,全部种上黄桃树。全村76户贫困户全部在园区务工,实现脱贫增收,一部分贫困户还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
“土地流转费每年元一亩,加上每天在基地务工挣的钱,现在的收入是越来越高了,搞好产业的劲头儿就更足了。”得益于黄桃产业的发展,村民龙丛坤顺利脱贫摘帽,说起现在的收入,他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黄桃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不仅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增收,还吸引了远近游客前来采摘。
黄桃装箱外运
“这种体验很好,既能欣赏田园风景,又能感受采摘的乐趣,还能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采摘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游客张琼说。
产业兴、百姓富。南岩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通过“专合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抓好黄桃产业全面覆盖,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人人参与、户户增收,昔日的“巴掌田”因发展黄桃产业变成了“致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