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罐头之王,今年为什么走向了穷途末路
2022/12/25 来源:不详今年黄桃价格暴跌,甚至低到了1毛1斤,山东、安徽、湖南多数果农血本无归,往年傲娇的黄桃今年出了问题。
提起黄桃来,多数人想到的还是罐头,至于鲜食黄桃则很少有人提及。
在今年水果价格集体飙升的时候,黄桃反而黄了。
今年的黄桃没这么幸运,“凉”在地里了!
“今年黄桃价格格外便宜,桃子都不按斤来卖,一筐40到50斤重的桃子按筐卖还卖不上,还要排队等候客商一个一个的估价,符合他们的8元到10元一筐,不符合的他们还不要。”
这是新闻中安徽省砀山县权集乡张王介绍的情况。
另外,山东威海水果市场上新鲜黄桃的价格也不过10元3斤,比往年便宜了不少,有果农表示,这两天客商上门给出的黄桃收购价不过1块1斤左右,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大量的黄桃面临着滞销的问题。
太容易腐烂,只有被加工
黄桃就是果肉是黄色的桃子,营养丰富,是保健和养生之果,集中在7月到9月成熟上市。在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一代都有种植,炎陵,潼南,武台,桂东等都是知名黄桃产区。
因为黄桃不耐储存,极易腐烂变质,采摘之后通常只能保存四五天,再加上长途运输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容易磕碰,往往到达鲜果市场的时候已经没有几天可以保存了。
虽然一些地区有冷藏库可以储藏,但最多只能延长1至2个月,且成本高。这就是它贵,我们难得见一回的原因。
黄桃的特性决定了它被做成罐头的宿命。黄桃果肉金黄,无红色素,含有胡萝卜素,褐变不太明显。
它肉质细腻,粗纤维少,树胶质少,做出的罐头不浑汤。跟其他桃子比起来,黄桃的果肉更结实,韧度和硬度较好,加工后不易散架,不会自己变身果酱,这些特性使它大受罐头加工厂的青睐。
丰产年遇上了风波年
年以前全国黄桃种植面积不足30万亩,常年产量近60万吨,而且市场价高,收益好,国内外需求都大,所以近几年来多省果农种植黄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黄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现已陆续进入盛果期,目前全国黄桃种植面积50多万亩,年产量万吨以上。
另外,由于今春果树花期天气平稳,无明显自然灾害,全国各地黄桃坐果率高。今年丰产,产量远远超出了加工企业的需求。
因为丰产,今年进入到鲜果市场的黄桃较往年多。但是黄桃上市的时期也是其他瓜果大量上市的时间,替代品多,价格自然走低。
黄桃产业里的“早摘早采”规则也实在有点坑。收购商让果农采摘未成熟的黄桃,提前上市高价抢占市场,因为黄桃不耐储存,早采还可以避免运输损坏。不可否认,成熟度不够自然影响口感和风味,回头客发展不起来,吃一次就拜拜,导致市场消费疲软。
今年多数产业出口困难,水果产业也不例外。部分外销加工企业停产,部分外贸销售公司的订单也向其他国家转移(美国进口罐头的57%来源于中国),出口量急剧减少。因为今年的环保治理力度加大,部分环保不达标的小型企业被叫停进行整改。国内外黄桃原料需求量的减少也导致了这次“滞销风波”。
果农单打独斗不如集约化经营走品牌化道路
水果滞销实在不是什么大新闻了,大家看新闻和刷朋友圈的时候或许经常看到“全程爱心接力,为果农助力”的新闻。今年合肥冶父山镇章荣宝夫妇收的二十万斤桃面临滞销,去年菠萝收购价从1元多降到3毛钱,砂糖橘收购价一路下跌到5毛一斤。
水果供过于求,农民跟风种植,“滞销,卖难,买贵”背后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丰产之年媒体竞相报道,果农如果没有较好的市场需求预判能力往往就会种多或种少甚至种错水果。如何建立起水果市场的有效信息传播机制或许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不然果农卖不掉,经销商亏本,百姓买不起,销售无人获利的怪象将会一直存在。
目前,桃农大多是自产自销,小散乱现象突出,缺乏规模化经营,管理落后,土地产出效率不高,风险承担能力不足。批发商不敢长途运输黄桃,市场销售就主要以桃农设摊零售为主,不但条件艰苦而且数量有限,尤其是每年8月中旬黄桃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往往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
品牌意识薄弱和品牌化程度低已成为黄桃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大软肋。提起黄桃,也只是黄桃,目前还没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黄桃品种和品牌,销售也没有统一定价,桃农一旦遇到销售难时,竞相压低价格,最终血本无归。不像苹果界有著名的“红富士”,草莓界有尊贵的“红颜”“章姬”,葡萄界有威猛的“巨峰”“夏黑”,黄桃界里的一个个都是裸奔。
我国水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多数水果的产业链条还没好好打通,果农信息接收不及时,栽培品种不给力,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频发,助推水果产业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多方发力才有好结果。
这么讨喜的水果理应有个好归宿,至少不要被凉在路边!
————————————————————————————————
本文作者
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