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让望高村脱贫不再高望记湖
2023/3/8 来源:不详华声在线5月13日讯(记者卿立君通讯员唐文源陈丁山徐辉)“站在坡头望高速,要想搭车愁白头。姑娘一听望高村,问你几时修通路……”收入微薄、村道泥泞、房子破落,曾是省级贫困村花垣县麻栗场镇望高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起来了、村道硬底化完成了、村集体的收入大大提高了,贫困户也实现了脱贫,村容村貌实现了美丽大变身。
“没有压力是假的,戴着‘湖南农业大学’这顶帽子,不能给学校丢人,要干出一点成绩来。”湖南农业大学驻望高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唐文源说。这支奋斗在基层中的年轻“80后”队伍,从省城到山区,从大学老师到扶贫队员,他们每天不是走村串户,就是进田头发展产业……一条条产业路闯出来,村民们跟着富起来。三年下来,在湖南农业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里户人成功脱贫,望高村也实现整村摘帽。
自年3月以来,湖南农业大学驻望高村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核心任务,狠抓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在建设“玫瑰、中药材、种养、茶叶”四个村级产业示范园的过程中,探索了“村企合一”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模式。截至目前,望高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长1万余元,获评湖南省“村集体经济进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也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让青春之花在大山深处的扶贫一线绽放光彩。
今年5月,湘西大地生机盎然,乡村沃土孕育希望。如今的望高村村民,走出一条“规划先行—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村民致富”的发展路子,不少人过上“村里有产有业、城里有车有房”的日子,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近日,记者走进距花垣县城不到四十多公里的麻栗场镇望高村,探访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发展之路。
摸底
“如何让望高村的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成了扶贫工作队亟待解决的问题。”驻村工作队队员陈丁山说。
在望高村后的小山头上,55岁的村民伍老三没想到,小小的“玫瑰花”变成“摇钱树”,全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收。而在三年前,伍老三与妻子带着孙子三口人生活,一家人仅靠着5亩多的地上种植玉米获得微薄收入。
“我们工作队刚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压力比较大。多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比较差,自来水没通,农网改造在也没搞完,产业发展薄弱。”唐文源说。当时的望高村,“村里缺路灯,晚上不敢出门”、“到外面打工有点远,要是村里有打工机会就好了”……无论是抱怨,还是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是扶贫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
怎么做?湖南农业大学党委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党委书记陈弘、校长邹学校还亲自到村指导,并多次专题研究审议论证规划方案;队长唐文源带领工作队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学校专家到村调研,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和产业能人赴长沙、宁乡等地考察。通过多方努力,望高村先后制定了《望高村“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望高村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规划》等,为村里今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蓝图。
在村委会办公室,大伙儿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种植玫瑰花,成立合作社,牛羊养得不好咋办?”“财务管理不透明咋整?”“种植中草药,以后的销路怎么处理”……驻村队员肖志勇逐条记下来,并根据村民提出的要求,按照合作社“咋加入”“咋经营”“咋分红”等几个方面分类整理。
“打造教育扶贫示范点;打造“互联网+以购代捐”消费扶贫示范点;打造4个产业发展示范区;提质升级一批关乎民生和发展的基础设施……”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唐文源自学起了苗语,并在村支书的带领和支持下,和扶贫工作队队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关于望高村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攻坚
“通过机制创新,我们初步做到了产业优、村民富、环境美。”唐文源说。
年10月30日,在村小学操场上,贫困户石金仕、伍老三等来了,村支书石宗仕来了,县里扶贫部门负责人也都来了。社员石金仕家分到元,第一次手捧“巨款”,他激动难抑:“村里合作社的福,我享上了!”
“这回搞种植合作社,跟以往不一样。”贫困户伍老三接过分红时兴奋之情也溢于言表。因为家里田地少、荒地多,这是他多年来首次从村里领到的第一笔分红钱。“这次分红主要来自黄桃和西瓜等短期见效产业的收益。村中药材和茶叶示范园达产后,村集体经济预计每年收入将超过万元,可以实现稳定脱贫。”工作队队员徐辉说。
发展思路打开,小小山村开始围绕“产业”做文章,望高村现已种植大马士革玫瑰亩、中药材吴茱萸亩、蔬菜亩,养殖山羊头等。去年年初,望高村通过流转土地亩,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黄金茶。三年多来,望高村集体经济通过自主发展、龙头企业项目合作、产业能人带动等带动综合年增收近万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达00元。
“产业发展了,路也好走了,还装上了路灯,望高来了‘玛汝’(注:苗家方言,意思就是很棒、很好。)工作队……”种了30亩中药材的产业大户伍老三谈起望高村的变化滔滔不绝。现在望高村的基础设施也有了质的提升,户户都通上自来水、公路建设、电网改造等惠及家家户户。据工作队队员陈丁山介绍:“进驻望高村,我们先后组织50余名专家教授团到村考察调研,因地制宜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截至今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驻望高村工作队累计争取省、州、县及后盾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余万元,带动望高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工作队设计的这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模式很好,不仅报项目方便、高效,还平衡了很多矛盾,很受老百姓欢迎。”望高村村支书石宗仕兴奋地说到,“驻村工作队通过务实的党建工作,激励干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路子,培养了一批干部和产业能人。”截至目前,望高村“工程”已经初显成效,玫瑰、中药材、茶叶、种养加工四个产业园都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统筹项目申报、统筹项目运营等,解决了扶贫资金项目因规模限制缺乏灵活性,让望高村产业脱贫致富之路走得更远。
振兴
从县城沿国道蜿蜒南行,出城不到40公里,便看到崇山峻岭里掩映着一座两层小楼,这是年望高村出资多万元兴建的村民服务中心和休闲广场。傍晚时分,经过一天忙碌的村民,齐聚广场,有的拿着凳子、有的抱着孩子,他们三五成群一起聊家常、一起话工作,广场舞大妈们也跳起翩翩舞姿。
“实现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村企合一’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模式,人才是关键。”在望高村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总结暨感恩欢送会上,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说,“虽然驻村帮扶任务虽已完成,但农大与望高的情谊长在,下一步学校将研究完善望高村持续帮扶机制,从研究生支教、村级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到知农爱农懂农,实现强农兴农强村,逐笔书写望高村乡村振兴的时代诗篇。”
两年前,望高村迎来了一名返乡大学生村官。麻青松是望高村人,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村里工作,打报告、写文案,当导游,做翻译,干得很投入。“农村从来不缺资源。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吸引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返乡创业者回到农村大显身手。”麻青松说。
在望高村,像麻青松一样,对农村有着深厚情怀的“80后”女大学生向珍慧,回村后成立东晟中药材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发中药材产业基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发展中草药产业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向珍慧说,“我们将大力推进中草药品牌化建设,筹建中草药特色文化产业园,打造休闲旅游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这几年,望高村将传统古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鼓励村民保护村貌,颇见成效。如今再看望高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河水潺潺、一眼见底,幽幽暗香的玫瑰花海等,让村子变美了,来画画的人也多,我们村现在有个叫法,‘写生第一村’!”望高村梓鑫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麻玉芹说,“往年我们玫瑰观赏园开园,游客高峰的时候每天收入都是两三万块钱,光观赏园的话,每年都能得到六、七十万元收入。”
“目前,村里有4个成熟规范的合作社,各有各的路子,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做法是我们当初没想到的。”唐文源说,既要学会“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学会“向群众问路”,充分重视和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才能蹚出符合实际的路子。“下一步,村里将选择较为成熟的合作社,通过扶持、引领,让更多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美丽乡村,就得要有乡村味道。”在望高村,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田间秧苗茁壮生长,山坡上油茶和玫瑰花成片……极目眺望,村寨、云海如人间的仙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处处散发着生机,曾经的贫困乡村早已展露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