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萌果甜蜜代言,一区一果香飘四方
2022/9/26 来源:不详极目新闻记者周治涛张吉晴王峻陆缘孙泽宇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邹斌
通讯员刘慧彭宇周良华
实习生李睿璇
天气越来越热,瓜果越来越甜,大江大湖孕育出的武汉,因为各种瓜果的加持,平添了不少甜蜜的气质。
近年来,依托特色农业的助推,武汉城区各具特色的瓜果种植,带火一批农业品牌,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瓜果芳香,谁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甜蜜代言人呢?萌果闹三伏,且看江城萌果们如何秀出最靓的自己。
“洪西西”——洪山西瓜惊艳归来
一身金黄的“黄金衣”瓜,花纹呈渐变色的“彩虹瓜”,今年夏天在天兴洲上举办的第三届天兴洲品瓜会上,展出了西瓜和甜瓜10余个品种,瓜农胡翠平种植的特色西瓜,让吃瓜群众们眼前一亮。
洪山区天兴洲瓜农胡翠平种植的西瓜
天兴洲西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历史上天兴洲有“江心瓜洲”的美誉,但由于传统种植的限制,天兴洲西瓜产业一度出现严重萎缩,近乎绝迹。
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主导支持下,年瓜农胡翠平发起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政府和科研部门。在武汉市农科院与天兴洲的合作推动下,目前天兴洲建立了亩的瓜博园,引进了多个国内外优良的西甜瓜品种,并从中筛选出了11个适合种植的品种,让天兴洲西瓜充满了“科技范”。据统计,目前天兴洲上西瓜种植面积约为亩,预计年产量在万斤左右。
胡翠平介绍,今年她的西瓜还在瓜园里被订购一空了,作为洪山区的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天兴洲西瓜不仅登上了中国外交部举办的湖北全球推介活动晚宴,成为武汉市农科院西瓜科研推广的示范基地。
据了解,在选育西瓜新品种的同时,天兴洲的瓜地里还承担配套栽培试验等任务,比如探索对西瓜、萝卜、菜薹等混种,相关研究成果有望开拓武汉本地西甜瓜种植新模式。
“蔡火火”——蔡甸火龙果香飘四方
走进蔡甸区大集街俞博士家庭农场,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一颗颗红彤彤、圆滚滚、沉甸甸的火龙果,缀满枝头,万绿丛中片片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
蔡甸区大集街俞博士家庭农场游客采摘
手捧刚采摘下来的火龙果,农场负责人俞小红博士笑得特别开心,苦心经营5年后,今年火龙果迎来了大丰收。俞小江是俞博士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土生土长的俞家垸人。年,俞小江多方考察从台湾引进株红心火龙果和水晶火龙果两个优质品种幼苗,便是看中其成长周期较长的特点:每年可开花8至10次,整个采摘期可从7月延伸至12月。
依托五十亩特色火龙果的吸引力,俞小红还在一百五十亩的家庭农场里,开辟黄桃园、桑椹园、石榴园、无花果园、西瓜园、垂钓池塘等。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农场已变身蔡甸区互联网+农业商旅小镇。去年通过和旅行社进行合作,还带动武汉市周边如鄂州、黄石的游客前来采摘,全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
“今年接待游客肯定会比去年多。”俞小江喜滋滋告诉记者,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近20名村民的就业,同时还让更多村民看到了种植火龙果的美好前景。
据了解,目前蔡甸区已有4家成规模的火龙果种植园区,面积超过亩。火龙果已逐渐成为当地村民们的“致富果”。
“黄莓莓”——黄陂蓝莓入乡随俗
炎炎夏日,在黄陂区的木兰山下,走近一片低矮的灌木丛中,随手摘下一捧“蓝宝石”,送入口中,只觉得芳香果味沁入心脾。这些“蓝宝石”,是漂洋过来引进种植的蓝莓果,也是黄陂区同兴集村的富贵果。
黄陂区黄陂区同兴集村果农周道文种植的蓝莓
年,果农周道文在同兴集村建起了武汉市第一座蓝莓生产基地,周道文先跟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合作组建专家团队,后又直接从与湖北同纬度的美国南部佐治亚州引进三十多个蓝莓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道文的专家团队用5年时间里运用植物克隆、改良土壤等技术,终于让这种贵族水果入乡随俗,成功扎根在黄陂。
如今,木兰山下六百多亩蓝莓已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高端水果入乡随俗不仅拉动了乡村游采摘经济,育种、种植、深加工等产品都已经走入了市场,这里种植的牧童蓝莓甜度可以达到15度,这比常规蓝莓高出了4度左右,丰收季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如此,作为延伸产品的蓝莓盆栽也成为都市人的心头好,走进万千家庭。
蓝莓产业的发展,让远离城市的乡村换发勃勃生机,蓝莓基地建设之初,同兴集村村集体就入股了万元,现在每年可以有8万元的收入,同时基地也为村内的20多名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
据了解,目前黄陂已经成为武汉市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区。依托特色水果种植为,黄陂在北部以木兰生态旅游区为核心,开发荒山、荒坡、湖泊、林业等特色资源,还大力发展茶叶、林果、药材、乡村休闲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布局集约化、科学化。
“汉甜甜”——汉南甜玉米名震全国
走上田间,搂起袖子,摘下一枚,剥开外叶,直接下口……在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玉米也能当做水果吃。
在汉南甜玉米种植基地内,承包农田的曾思来,每天顶着烈日,带着纷至沓来的外省客商“看货”。6月份以来,在基地内一望无边的“青纱帐”,欢声笑语采收的农民,排成长龙的外省货车,相映成趣。
汉南甜玉米种植基地内曾思来采摘甜玉米
近两年,曾思来还经常在网络直播间“带货”,“刚刚摘下的甜玉米口感更好,含糖量高达20%,比西瓜还要甜,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武汉汉南看一看。”曾思来笑着说。
“我们家乡也有甜玉米,但汉南的甜玉米熟得早,汁水多,甜度也高。”来自天津的侯先生说,他已经连续5年来到汉南,一来就待上十天半个月,平均每天要采购近30吨甜玉米。据统计,自今年6月上市以来,汉南甜玉米平均每天销售超过万元。
作为汉南甜玉米协会会长的曾思来,回乡创业种植甜玉米十多年,他带动汉南甜玉米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成10万亩,种植户由不足千户增加到近2万户,甜玉米成为了“汉南农王”,汉南也孕育了全国最大的甜玉米连片种植基地。
年,汉南甜玉米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汉南地区高标准打造“中国种谷”。据该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汉南甜玉米年产值均超过1亿元,可带动周边务工农民每户平均增收余元,成为带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产品。
“江杨杨”——江夏杨梅带火旅游
刚刚过去的六月,在江夏区群益村种植杨梅的胡茸,忙得够呛:上百亩的杨梅林中,入夏以来采摘的客人达到5万人次。
胡茸介绍,群益村种植的杨梅,产自浙江仙居一带有名的“东魁”,素有“杨梅之王”美誉,果实大如乒乓球,多汁味浓,酸甜适口。到群益村采摘品尝杨梅,入住乡村民宿云稼慢乡湖榭里,成为入夏以来不少武汉市民周末度假的新选择。
江夏区群益村杨梅园的胡茸在采摘杨梅
7月之后,群益村的杨梅园中,只剩空荡荡的枝头,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胡茸热情地招呼着。“别急,我们的酒窖里藏有万斤清香杨梅酒。”
胡茸介绍,云稼慢乡民宿的杨梅酒,选用八分熟的果实,果香浓郁,经过筛选、清洗、杀菌等数道工序,再配以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酿造的清香型基酒,泡制而成,风味独特。
依托作物经济,打造乡居原宿,带动乡村旅游,是杨梅给群益村里带来的重大变化。
年7月,江夏群益村村委会引入社会力量,成立了武汉湖榭里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流转七百亩土地,用创意设计复活原始民居,发展生态种植吸引客流,打造了“云稼慢乡”农旅融合型康养旅居社区,成为江夏区众多网红民宿村的代表。
“东萄萄”——东西湖葡萄打响招牌
紫的发亮,绿的油光,请不要怀疑,这是对于一串葡萄最好的评价。炎炎夏日,东西湖区东山街群力大队里,一排排的葡萄大棚内,成熟的果实展现出自己最好的姿态,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东西湖区东山街群力大队果农王芳捧着阳光玫瑰葡
在葡萄大棚内,果农王芳捧着即将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笑得合不拢嘴,去年她依靠12亩的阳光玫瑰种植赚了40多万元,今年她和丈夫又种下了近5亩的果苗,在她的眼中,阳光玫瑰成为了致富果。
东西湖区群力大队果农王芳捧着阳光玫瑰葡萄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西湖葡萄”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招牌。群力大队杨勇书记介绍,东西湖葡萄坚持重质量、控产量,保持“金子招牌”长久不衰,在种植过程中,保证葡萄果实大小适度均匀、色泽有亮度,并被果粉包裹。
据介绍,从年开始,群力大队结合农产品特色,和武汉、广州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开放了葡萄系列的汽水、罐头等产品的生产。草莓、黄桃等水果同样也进入了二次加工的链条,推动地区农产品往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展,打造出产业特色。
目前,东西湖葡萄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已经开启,扶持资金达到万,用于阳光棚、水肥一体化设施提档升级,丰富葡萄品种等,进一步擦亮这块金子招牌。
“新桃桃”——新洲蜜桃增收富民
六月摘鲜桃,七月采桃胶,在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汉子山村,入夏以来村民陶旺明就一头扎进了上百亩的桃树林里。
山清水秀的汉子山村,吸引了大批武汉市区退休职工进村租房的养老族。4年前,看到商机的陶旺明,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返乡创业,拓荒种桃。今年鲜桃上市,租住在村里的老人们,纷纷赶来捧场采摘。
汉子山村桃农陶旺明在果园采摘蜜桃
桃树浑身是宝,在新洲区三店街宋寨村,返乡创业青年罗卫平承包了近千亩桃园,春天举办桃花节,夏天产出鲜桃和桃胶,并深加工出桃子酒、桃花茶、桃罐头等桃产品,设计了桃树制作的桃符、桃木剑等文创产品。
据了解,新洲区是武汉市桃树种植规模最大的区域,有上万亩桃园。
新洲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洲各类桃园分部在辖区李集、潘塘等10个街镇52个村,带动当地闲置劳动力就业超人。近年来,新洲丰富多样的桃产品远销东北、广东、福建等地,直接带动农民人均直接增收近万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