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连庄镇东野庄村红色热土上的绿
2023/8/13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26.html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26.html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26.html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26.html
千亩桃园,绿意盎然;百亩瓜田,瓜香四溢。
东野庄村地处清河县东北部,清凉江南岸,素有“清河小延安”之称,有人口,耕地面积亩。这里还曾在战火年代诞生了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是一片名副其实的“红色”热土。
近年来,东野庄村带领党员群众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造“东野庄红色文化党建示范区”,创建清凉江沿岸生态林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1.1万元提高到年近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年6万元增长到年70万元。
如今,东野庄村正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在这片热土上奋力推动“绿色”振兴,描绘出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沙沙文/图
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
“东野庄村是革命老区,抗战期间是八路军七旅19团司令部、在华日军反战同盟冀南支部、冀南文化界抗日救国总会驻防办公之地。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直南特委党组织负责人冯化宣、马国瑞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东野庄村党支部书记荣晓博说。
近年,东野庄村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规划,打造成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干部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红色基地”,进一步留住和传承红色文化,让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这里发扬壮大。
清河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旧址、七旅十九团司令部旧址、杨秀峰同志宿办处、刘志坚同志宿办处建筑遗址……该村对10余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遗址进行了修复保护,年东野庄村被县文保所命名为“东野庄村抗战旧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10余处旧址进行了挂牌保护。
该村还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了村容村貌的提升中。先后投入40余万元硬化了三纵两横五条街道,并用红旗、民心、向党等名称命名,在村内粉刷了“弘扬红色传统、建设绿色家园”等标语,建设了红色文化主题街道,绘制文化墙宣传东野庄革命历史。
此外,该村对珍贵的史料进行收集整理,联合县党史研究室编印本7万字的《红色东野庄》一书;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会,定期组织活动研究红色文化的宣传,并收集编写了《血色四·二九》《英雄十九团》等数十篇历史故事文章;新建了近2千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和平方米的村史馆、革命纪念馆,将东野庄打造成了既有硬件基础,又有文化内涵的红色教育基地。
依托“绿色种植”带动产业发展
在东野庄村,黄桃迎来了成熟期。眼望去,连片的桃树绿意盎然,一个个沉甸甸的黄桃挂满枝头,绿叶间散发出阵阵香甜气息。
近年来,该村把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瞄准市场需求,带领村民种植了西瓜、黄桃等特色水果,“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以种植桃树为切入点,该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充分用好土地流转政策,扩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规模。部分村民根据个人意愿与村集体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由村集体统一开展规模种植。从购置树苗、浇水打药,到后期销售由村里统一管理,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
每年种植余亩西瓜,集体收益可达10万元,“东野庄西瓜”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产品;种植了余亩的桃林,共十余个品种,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余万元,农民增收万元以上。
“黄桃成熟后我们积极联系市场、对接企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村民们发展的信心增强了,劲头更足了。”荣晓博说,为方便黄桃交易,该村还建设了东野庄黄桃交易市场,在今年已投入使用。
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该村还加强河滩地开发利用,扩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清凉江南岸有余亩河滩地,该村积极争取投资1.8亿元的生态农业光伏发电站项目在此落地,占地余亩,年租金20多万元。此外,在光伏板下种植金银花、棉花等经济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践行“初心使命”谋福一方百姓
近几年,东野庄村蓄势发力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为富民强村夯实党建基础。
宽阔通达的道路,整洁干净的农院,赏心悦目的文化墙……一幅美丽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映入眼帘,这是东野庄村在党建为引领带给村民们看得见的“福利”。
先后出资40万余元安装变压器14台,架设高压线0多米;筹措资金10余万元将所有水管换成新水管,共计余米;出资40余万多元硬化4公里街道,并出资2万元安装路灯30余盏,方便了群众出行;修通本村至国道清凉江沿岸观光路10余公里;铺设面包砖平方米,路缘石米,加宽路面平方米……该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该村还以“红色阵地”筑牢“精神高地”,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等配套服务功能,引导树立文明新风,不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建设乡风和谐美好的“内在美”。
为村民谋幸福,要让他们生活“美起来”,也要让他们的生活“富起来”。
东野庄村围绕绿色种植,协同带动了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种植产业为核心的富民之路,让村民们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此外,为随时随地解决村民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该村还成立了四个技术小组,进行网格化管理,切实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