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碧水青山绿常在黔东门户景色新天眼新

2023/3/8 来源:不详

流水如玉,青山似屏。绿色,既是玉屏的底色,也是玉屏生态的优势所在。

“十三五”以来,玉屏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了水碧、山青、地绿、业美的秀美玉屏,以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欢迎着八方客人,也润泽着生活在这里的侗乡人民。

碧水青山绿常在,黔东门户景色新。当下,一幅幅美好和谐的生态画卷在侗乡大地正徐徐展开。

流水如玉皆入画

夏日的玉屏自治县,碧空如洗,阳光和煦。贯穿县城的阳河两岸草木丰盛,绿意盎然。偶有水鸟落下,形成一道波光粼粼的曲线。

向远望去,茂密丛林,重峦叠嶂,深深浅浅的树影倒映在蔚蓝如玉般的河面,构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生态画卷。

流水如玉入画来的生态背后,是玉屏自治县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役的不懈努力。玉屏自治县水务局副局长姚平江感触颇深,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原城区阳河畔污水处理厂完成整体搬迁,整体提升了县内阳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

“十三五”期间,玉屏认真贯彻落实“水十条”措施,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和地表水整治,有效促进了全县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大力实施水利治理工程,规范生活污水排放管理,完善县乡村三级污水处理网络,建成3处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实现了农村建制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同时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条例》,明确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分流排放,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人人参与水生态保护、治理的良好氛围。

治理好更要保护好。建立村村有河道管理员的流域管理机制,负责县域内河道的日常巡逻以及冲积物清理,确保河道水流畅通,坚持不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形成长久的运行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县域内水质和水岸线环境。

行动有力,久久为功。通过综合治理,玉屏主要河流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同步小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真正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

蓝天之下,两岸苍翠守护一江绿色,一泓清水滋养侗乡大地。随着河流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一幅流水如玉的美丽画卷在黔东门户徐徐铺开。不少村民感慨,居于此,健康与幸福相拥而来。

青山似屏地生金

6月7日,朱家场镇柴冲村兴家弯坡上,40亩翠绿的黄桃林包裹了整个山头,微风过处,掀起层层绿浪。

“黄桃种植不仅产生经济价值,更有效保护生态。”黄桃林中,种植户张建平背着箩筐,手拿果袋,小心翼翼地将鸡蛋大小的青绿色黄桃套住,随手扎紧袋口。黄桃套袋的好处是改善外观品质和防虫、增强果色、确保黄桃优质高产。

五年前的这片土地,曾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

年玉屏围绕生态优先、生态富民战略,在县内推广黄桃等精品水果种植,对于参与产业创业的,在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抓住机遇的张建平,用上全部积蓄流转40亩山地种黄桃。

“得益于政府的帮助,昔日荒山变成经果林,花季和采果时节靓丽的风景,促进了乡村旅游。”张建平说,作为黄桃种植户,更应带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林区安全以及果树成长。

在玉屏生态环境的优良答卷上,凝结着许多黄桃种植户的心血和付出。至年,全县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家,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余亩,不仅美化环境,亦助推乡村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玉屏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利用荒山荒地大力发展黄桃、油茶、中药材等绿色产业,并采取“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的方式打造产业带,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仅年,玉屏全县利用荒山新造油茶林面积就达亩,其中新建0亩以上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3个,亩以上示范基地11个,实现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乡镇全覆盖。

绿了荒山,富了农家。生态富民产业发展壮大,玉屏形成了油茶、黄桃、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地域性优势产业,激活沉睡的山水资源,夯实了生态屏障,不仅让农村的青山绿水更加美丽,更引领侗乡农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玉屏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1.56亿元,55.9%的森林覆盖率推窗见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万元。如今,一个林路相依、林村相融、人与森林树木和谐共生的生态玉屏应运而生。

绿染层林景色新

蓝天白云常做客,绿染层林景色新。流水如玉,青山似屏。坐落青山绿水间的玉屏,生态产业绿浪连绵,精品景区独具匠心,诗意山水极具韵味,受人青睐……

一场夏雨过后,玉屏茶花泉景区千亩油茶林更显墨绿,镶嵌在林中的柏油路也被冲洗得一尘不染,处处透着洁净、清新。一群人站在观景台上眺望,尽享生态之美。

“临空鸟瞰,及目之处皆为景。”湖南游客王萍香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兴奋地说:“这里风景好、空气好、环境好,人也热情,真是度假旅游的好地方,我们都不想走了!”

“茶花泉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农旅融合的魅力!”玉屏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说,玉屏近年来依托县内油茶、黄桃等生态产业,以产业富民为出发点,积极开发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农事体验等旅游业态,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引都市居民涌向乡村,安放乡愁、寻找农趣,乡村旅游渐入佳境。

农旅融合,催生“美丽产业”。玉屏坚持规划引领,依托武陵山大文化旅游圈和黔桂生态文化旅游圈双重辐射的黄金区位,创建了茶花泉、侗乡风情园、桃源居等农旅融合景区,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先后打造了凉庭寨、茅坡、铁柱山等7个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构筑了“业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生态画卷。

农旅融合,促进富民增收。依托“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独特的侗族文化,把农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点。全县24个村纳入旅游扶贫村、14个村纳入特色农业村、7个村纳入乡村旅游重点村,让全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谱写山水生态画卷,绘制旅游发展新篇。通过整合山水、特色产业等资源要素,侗乡大地披上绿衣、层林尽染,形成区域资源整合,农旅深度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格局。

一步一景,景景生辉;百步一画,画画传情。在旅游产业化的新理念下,玉屏农旅融合的交响曲越奏越响。

山美,水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人共赏。年,玉屏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35亿元,同比增长11.81%。今日玉屏,逐渐成为人们向往诗意生活的生态之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葛永智

玉屏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江佳佳

编审文叶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