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黄桃罐头的秘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2025/5/11 来源:不详后疫情时代,黄桃罐头这种来自中国北方的神秘力量,以骄人之姿在众多防疫物资当中脱颖而出。无论是线下超市还是线上外卖平台,都出现了黄桃罐头断货的迹象。
为什么是黄桃罐头?想必这是很多“吃瓜群众”的共同疑问。有意思的细节也比比皆是,例如在水果罐头货架上,只有黄桃罐头这一区是空空如也,旁边的什锦罐头、桔子罐头都货源充足。连超市老板也会发出疑问,什锦罐头“里面也有黄桃”,为什么不受待见?
商品的价值无非两大类: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从功能性的角度看,黄桃罐头能治病救人吗?黄桃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对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是有一定的好处;黄桃中所含的钾元素比较多,钾是种会让人心情愉悦的一种微量元素。
问题是,黄桃罐头的营养比不上新鲜的黄桃,含的钾元素还不如香蕉皮多,即便感冒发烧使得胃口变差,想吃口富含膳食纤维的黄桃罐头,恢复些体力,那么桔子罐头,菠萝罐头,樱桃罐头,什锦罐头为什么不可以呢?
那剩下只有一种答案,大家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价值:我生病了,躺在床上就想吃点甜美多汁,能让心情舒畅的东西(吃黄桃罐头恰好能获得这种满足感)。
被黄桃罐头满足
建国初期,北京、天津、重庆和海口等地纷纷建起罐头厂。那时罐头主要是用作军需和出口,甚至到上世纪70年代初,水果罐头售价达七八毛钱,而一斤猪肉的价格不过才五毛钱。
那个时代的东北,从冬天到初春,大约六七个月的,除了储存的苹果、冰冻起来的冻秋梨,我们没有其他水果可吃。而到了冬天的后半部分,储存的苹果没了水分,也不怎么好吃。商店里卖的好吃的东西不多,大家也都清贫,而水果罐头差不多是唯一的、稍微咬咬牙、能够买得起的东西。那时候走亲访友、探病慰问,拎上两瓶罐头就是最好的关怀。
生病食欲不佳,吃完爽口的黄桃,喝一口糖水,生津解渴,心情好多了。有人甚至很羡慕,愿意为黄桃罐头得感冒。除了生病吃罐头,在东北民间还有很多关于黄桃罐头的民俗,比如每年农历三月三,民间流传这一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要开蟠桃会,要从世间招童男女,为了要逃,就要吃桃,谐音“逃”,寓意逃过此劫。这一天,妈妈就会给孩子买黄桃罐头吃。
东北人过年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可以没有杀猪菜、锅包肉,但一定要有黄桃罐头,因为这代表东北家庭餐桌上的最高礼仪,只有摆上黄桃罐头,才说明这家人把你当贵客。特别是过去处对象的时候,男方女方第一次进家门,除了准备饭菜,还要有黄桃罐头招待,才能证明这家人的重视程度。
一瓶水果罐头,伴着家人的陪伴、安慰、关怀下肚,甜美的罐头也就融入了情感、愉悦的心情。开启的是对童年的怀念,是对那些无忧无虑的、被爱着的时光的回望。
就像冬至吃饺子一样,吃黄桃罐头已成为一些地方的习俗。治不治病无所谓,那份深藏心中的美好回忆,才是北方人钟情黄桃罐头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