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成果能为国为民服务,付出就有价值人

2024/10/14 来源:不详

□本报记者王亚楠   科研攻关,过程漫长又艰苦,一项成果的产出,常常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们?“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给出了答案:“只要成果能够为国家、为老百姓服务,付出就有价值!”   包振民:破解扇贝基因密码的“扇贝院士”   “科研是有趣的事。只有从工作中找到兴趣,才能钻研进去、投入进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被称为“扇贝院士”,他带领团队育成5个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我国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累计推广多万亩,创造产值近亿元。   扇贝是广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海鲜,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场大规模流行病害的暴发,成为制约全国扇贝养殖业发展的“大难题”。瞄准培育高产抗逆的扇贝良种,包振民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关。   “要形成大量的、规模型、产业型的应用,就要把成本降低下来。”包振民带领团队历经十年攻关,自主研发出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却只有其十分之一,运用这一技术成功自主培育出我国首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   赵丽丽: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做科研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是辽宁大连人。17年前,她放弃了美国的高薪职位来到山东,扎根山东。   “生物制药需要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与化学制药相比,生物制药靶向性更高、副作用更小,但所需生产工艺更复杂,研发周期更长。国内生物制药起步较晚,当时连用的培养基都必须进口。赵丽丽带领团队展开研发攻关,历时3年,一种包括60多种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终于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内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基依赖进口的困局。   “这里有我实现梦想的舞台。现在回头看,感觉我选的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至今,赵丽丽已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十余种创新药物的研发。陈学森:专利免费送给果农   去年11月,“山农酥”梨首次投放市场,单个梨最高价卖到50元还供不应求,给低迷许久的梨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按目前的市场,这一新品种转化几千万元很轻松,可是品种育成人、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森却作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傻”的决定:免费送给果农用。   “我就想尽快在生产上推广,让老百姓见到效益。”陈学森说,从他入大学那一天起,就立志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贡献力量。   果农们都叫陈学森“平民教授”,每次一来都先进地里,完全没有架子。学生们也都印象深刻:陈老师租的试验田都是些山地,没有肥料,陈老师就自己拿着担往山上挑大粪。39年不断求索,陈学森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挂在了枝头上。   刘进:基层农技员育成“金黄金”桃   “以前这三亩地收入顶多也就三万元,全部种成‘金黄金’桃以后,每年能收入八九万元。”如今,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刘进育成的“金黄金”桃得到越来越多果农的认可,已经走出沂源、走向全国,在贵州、安徽、新疆、辽宁等省份得到推广。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刘进初入行时,注意到当地很多桃农砍掉了自家的桃树:“种了个黄桃,酸的。”刘进想,如果能育成一个甜的黄桃,还耐运输,效益肯定会非常好。他把工资和家里的果园拿了出来,把田间地头当成实验室,把果园当成了家。经过15年的学习研究、反复试验,离核鲜食“金黄金”桃终于选育成功,一举填补了国内晚熟离核鲜食黄桃品种的空白。   目前,刘进已带领团队选育桃、苹果等十多个林果新品种,引进推广12项果树新技术,举办培训班余期,培训果农7.8万余人次。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