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称为中国最冷小镇,实际上它并不

2023/4/7 来源:不详

规范化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秋风萧萧,寒风入骨,北风已悄然而至。

身在南方的小编在想要不要穿上秋裤时……被一条新闻给刷屏了:

年平均气温4.3℃,历史最低气温达-53.2℃,每年-40℃的天气多达40多天的“中国最冷小镇”——呼中,被大雪覆盖了。

然而被刷屏的原因是……

当全国人民还处在赏秋之乐时,呼中地区,一夜之间,大雪纷至。

当地居民还把杀好的鸡,藏在屋外头的雪里“冷藏”。他们说这样冷藏,能放到过年再吃,味道比放在冰箱里还好。

实际上,这不是呼中第一次上热搜了。

去年,一碗“冰川泡面”和“铁皮煎蛋”让呼中连续三天上了热搜。热乎乎的泡面和煎蛋,拿到室外不到一分钟就结了冰。

真·天寒地冻。

“冰川泡面”和“铁皮煎蛋”。

在今年的5月10日,夏天,这个地方还下起了大雪。一夜之间山间、树林被白雪覆盖,宛如一个冰雪童话世界。

五月初雪。

呼中。

位于黑龙江的西北部,处在大兴安岭的兴安之巅,是大兴安岭的四区之一。

也是呼玛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偃松之乡”、“寒带黑木耳之乡”、“红毛柳之乡”、“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十大秋色”……

这里群山连绵,山高崖峭。

是大兴安岭地区中,高山最为密集的地方,仅海拔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多达座,是名副其实的「兴安之巅」。

这里最冷的时候,也是这里最美的时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如果壮丽的北国风光令你向往。那么,这个“中国最冷小镇”你更加应该了解一下。

01

呼中,静与净

说起大兴安岭,无人不知。

但呼中这个地方,应该很少人听说过。

这里既没有白雪覆盖的雪山,也没有漠河最北端的著名景点,只有着“中国最冷小镇”的称号。

呼中在大兴安岭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因为,呼中是个很安静的地方。

白雪和寒冷,是这座小镇的代名词,光是听到就让人觉得浑身发冷。但实际上,寒冷也确实是呼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早在十多年前,呼中就有了“中国最冷小镇”的称号。

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大雪纷飞的场景,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但这里四季也分明,但因为气温极低和时间特别长的冬天,而被叫做“中国最冷小镇”。

呼中镇的中央大街。

当全国人们处在赏秋之乐时……

呼中居民早起开窗,就发现了这座小镇和附近的山头,一夜之间,变得白雪茫茫。

昨日还秋意正浓的小镇,从五花山色变成玉树琼枝,在白雪的映衬之下,犹如一副浓墨重彩的中国画。

呼中的街道,白茫茫一片。

雪后的呼中,小镇上的人反而渐渐多了起来。

冻货,是这座小镇最富有的所在。超低的气温,也让呼中这座小镇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大冰柜,万物皆可冻。

一个个纸箱里,装着各种河鲜河鱼、冻梨、冻柿子……甚至冰榴莲、冻草莓、冻黄桃都有,各种雪糕更是琳琅满目。

尝一尝北方独有的冻柿子、冻梨,甜甜的果肉夹着小冰渣,清凉透心。

别忘了,还有东北菜,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专属于东北的集市。

小镇上的人口不多,常住居民只有万余人。

镇上的中央大街也很安静,除了机动车偶尔发出的呼啸,很少能听到别的声音。

来玩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听到这里的气温便被劝退。

冷颤吧,凡人!

雪后的街上,雪地里,郊外……

有人在堆雪雕、打雪仗,有人骑着雪地摩托车,看驯鹿表演拉爬犁,有人在雪地足球场冬泳,也有扭着东北秧歌,跳着广场舞。

呼中的夜。

缺少大城市的人声鼎沸,也没有那里的灯火辉煌。

所以静得出奇,只能听得到远山林海的涛声,却有种独特的温馨。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天空中的浩瀚银河,以及可遇不可求的极光。

夜幕下的呼中小镇。

呼中,有着欧陆风情的建筑群。

人们把这里称作东亚“中国小北欧”,呼玛河支流穿城而过,花坛簇锦、水榭楼台,又让人仿佛置身“塞北小江南”。

这里,是中国少有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

呼中的春夏。

在东北那么多城市之中,呼中的雪,更净。

很多人去过东北,都说“吉林雾凇天下奇”,但在呼中的呼玛河畔(呼中因这条河而得名),近百里的树挂,比雾凇岛来得更蓬勃大气。

蒸腾的冬雾,给一层一层给松枝、柳条染上银色,风过后雾散去,琼枝玉树衬着蓝天,分外纯净。

都说呼中以“冷”出名,虽冰天雪地,但却不觉寒风凛冽。

呼中镇,四面环山。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位于小镇东南的苍山和东北的大白山。这两座山在地理位置上一南一北,呈现出一黑一白两种色彩,堪称呼中独一无二的景观。

被大山包围的呼中,有了天然天然屏障,而北风也温和地带来了原始森林中的负氧离子。

这里常常下雪,吸引了众多摄影师不远千里赶到这里,要拍下呼中的美。

有人幽默说:在大兴安岭生活了这么多年,今天才明白一件事,就是大兴安岭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02

呼中,四季皆景

“兴安环线、呼中必看”。

呼中,是大兴安岭黄金旅游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站。呼中四季皆美,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呼中的春夏秋冬与外界的四季截然不同。

当地人说,“来呼中,春天看红毛柳,夏天赏大森林,秋天观五花山,冬天体验大冰雪。”

呼中的春天

当罗平的油菜花开成花海、元阳的梯田变成绿油油一片,西藏高原被桃花映得粉红,春风早已绿满江南时……

呼中,依旧是白茫茫一片。

虽白雪会开始慢慢消融,春天也依旧迟到,却给这里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壮观景色——雪白冰河柳红。

开始消融的河水,人们称为“绿龙探春”

当全国各地都进入初夏时,呼中的春天才姗姗来迟:一丛丛、一簇簇红毛柳在呼玛河岸边连绵起伏。

雪白冰河柳红。

红毛柳,用热情来宣告了春天的来临。在那刻起,呼中便开始慢慢恢复它的生机。

雪白冰河柳红。

山上的杜鹃花,被当地人称为“报春花”。

山上会有将化未化的白雪,以及突然飘落的纷纷扬扬的大雪。杜鹃花在严冬里孕育花苞,晚春初夏吐蕾开花。

它开放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了。

大雪会覆盖漫山遍野的红杜鹃,但杜鹃花依旧如烟如霞,傲然绽放,消无声息地纳着春色。

杜鹃花。

呼中的夏天

此时的呼中,绿意正浓。

呼中大桥

当春天来了,夏天也离着不远了。

把白雪化作流水,在山头之间流淌,能为刚刚苏醒的呼中大地滋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呼中的森林,又醒了。

呼中的秋天

呼中的秋天,会如期而至。到那时候,最美的时候就到了。

一夜西风之后,金黄以迅猛之势将茫茫林海尽染,藏在群山之巅中,五彩斑斓,姹紫嫣红,正是欣赏五花山色最美丽的季节。

呼中的秋天,美不胜收。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秋色中,呼中区名列第九名。

所以,呼中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同时,又有了个新的代名词——“中国最美秋色”。

图一为马蹄湾秋景

呼中的秋天,水在雪中流,雪在水中融。

小溪间淙淙有声,溪水散发的蒸汽,凝结在溪畔的落叶松上,增添了某种令人心驰神往的静谧与安宁。

秋日的金黄。

山林之间,苔藓和兴安落叶松之间,映衬着匆匆走过的驯鹿身影。

子松、云杉,白桦和红毛柳等树木,隔三差五点缀在兴安岭落叶松之中。

驯鹿园。

若是你能站到高处,就能遍览大兴安岭的绝美秋色。

呼中的大山,连绵起伏。

呼中的冬天

呼中的冬天,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五月的初雪,只是冬天来临的提前预告。真正的冬季,会趁人们在夜间熟睡时,悄然而至。

飘落的大雪,压在挺拔的青松上。

潮湿的雾气在树林间升腾,极低的温度下雾气来不及变成露珠,便积聚在树枝上,形成了美丽的雾凇。

呼中的雾凇。

那些被称作“深林精灵”的驯鹿,此时也已换好一身“新衣裳”,狂奔到密林深处。

准备过冬的驯鹿,有了厚厚的毛发。

鄂温克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此。

可以在他们的带领下,登上白山之巅,远眺连绵起伏的林海雪原,浩瀚跌宕如万马奔腾,薄雾在山间浮动,云卷云舒。

03

呼中,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源地

大兴安岭地区,是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发源地。

古代的游牧民族壁画。

年,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来到呼中,考古人员在考察呼中的一处洞穴时,发现了大兴安岭史前人类活动遗迹。

在这个被人叫“中国最冷小镇”的地方,很难想象——以前没有取暖设备,人们是如何度过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然而,这处洞穴给了世人一个答案。

洞穴所在的山丘,蜿蜒如龙,被当地人称作“青龙山”,而洞穴正好处于“龙首”位置。所以,将其命名为“龙首洞”。

龙首洞。

龙首洞,依山傍水,岩壁环抱,能避开冬季的寒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如今,居住在龙首洞的游牧民族纷纷走出山洞,在北方各地繁衍生息。

直至今日,呼中这个地方,聚居了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也逐渐融合。

北方的游牧民族。

节日,就是最能体现这种融合的元素。

在呼中,人们会一起庆祝大小的节日,每年最热闹的节日是端午。

虽然被称为“中国最冷小镇”,但实际上它并不“冷”。

在端午节的当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登山踏青、祈福,祈祷好运。一支由村民组成的志愿军小队,还会聚在一起包粽子,帮助周边贫苦的村民。

人民警察也会加入其中,与父老乡亲同乐,一起共度佳节。

呼中那个特殊的端午节。

呼中,就是这样一座特别的小镇。#十月创作嘉年华#

它身处在茫茫林海之中,不仅隐藏着让人震撼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厚重而沧桑的历史遗迹,更有让人感动的民风民俗。

这样加起来,就是呼中文化最生动的符号。

声明

来源:那一座城

本着学习分享目的,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