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内黄果蔬亮丽名片
2022/12/1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任贵伟文/图
“我们将通过内黄果蔬城产业市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加大内黄果蔬采购量。我们与内黄果蔬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首座产地仓建在内黄。”5月20日,美团优选河南省商品总监孟涛在河南·内黄果蔬产业大会上说。
初夏时节,果蔬飘香。5月19日~21日,河南·内黄果蔬产业大会在内黄县成功举办。本届果蔬产业大会全面汇集展示和交流推广内黄果蔬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内黄果蔬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内黄果蔬产业形成了“平台服务、智能监管、绿色发展”的内黄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发展向优质全产业链发展的突破。
独特地域催生果蔬优品
内黄县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北方果蔬天然适生区域,西红柿、辣椒、西瓜、甜瓜、桃等果蔬物产丰富。
内黄地处北纬36°,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黄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有效磷、锌、钙、镁均含量丰富,适宜果蔬优质高产。
据悉,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内黄尖椒富含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普通尖椒;钾含量比普通尖椒高%;镁含量比普通尖椒高40%;具有椒形美、色泽好、辣度高、耐煮沸等特点,年获“中国十大名椒”称号。内黄桃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桃高29%,具有果形端正、色泽艳丽、口感脆甜、营养丰富等特点。
成为“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
近年,内黄县围绕“三链同构”“四优四化”,构建“四平台一基地”发展框架,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建成六大设施瓜菜生产片区。
内黄县以“四平台一基地”为引领,配套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农民合作社由年年底的余家增加到家;家庭农场由年年底的50家发展到家;建设育苗工厂35处,年总育苗量在6亿株以上。
随着内黄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果蔬产业已发展成为内黄县的支柱产业,农民来自果蔬产业的年人均收入在元以上。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万公顷,年产量.47万吨,总产值54.1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约1.4万公顷,总产量万吨,设施蔬菜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县果树种植达1.06万公顷,产量17.万吨,产值4.8亿元。该县先后荣获中国蔬菜之乡、全省十大优质蔬菜基地、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十大优质蔬菜基地等称号,成为覆盖安阳、辐射周边地区的“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
全程追溯打造安全品牌
内黄县构建质量监管体系,投资万元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乡镇基地蔬菜质量检测站30处,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信息员”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该县搭建产品追溯平台,全县家农业生产主体、家农资经营企业、27家收贮企业、24家食品加工企业、37家“三品一标”单位全部纳入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包装、运输、加工、销售全程管控和安全可追溯。
该县推进品牌建设,认证35处无公害蔬菜产地和29个无公害蔬菜产品以及6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4个。该县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内黄菜、放心吃”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
构建“产地+中转集散”果蔬销售网络
内黄县依托内黄果蔬城,构建农产品“产地+集散地”果蔬销售网络。据统计,年,内黄县销售农产品万吨,交易额超37亿元,内黄果蔬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20多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产地+中转集散”的全国现代冷链物流果蔬集散中心。
该县投资万元建成集商务办公、仓储物流、人才培训、创业孵化、配套服务、特产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拓展“点对点”销售新业态,让内黄果蔬产品直达全国千万级消费群体。年,内黄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2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2亿元。
“县财政每年拿出奖补资金余万元,对新型高标准温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进行奖补,推动果蔬产业向高端发展。当前,内黄果蔬产业发展正面临提档升级、延链增效的窗口期,果蔬生产、销售流通、精深加工等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合作平台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内黄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来源: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