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构建跨学段思政一体
2023/2/1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http://m.39.net/pf/a_4940663.html
近日,市教委公布首批百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到高中,首批百门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以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了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格局。近日,记者走进“中国系列”课程课堂,实地采访“中国系列”课程有哪些内容?怎么上??
??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元人民币的背后图案是哪座山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讲的又是哪座山?”……《走进世遗(中国篇)》拓展课上,进才实验中学预备(8)班姚茗馨正带着同学们认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翁郁是进才实验中学的地理老师,授课过程中,她发现向学生们介绍名胜古迹时,学生们对“世界遗产”非常感兴趣。一项“地理+历史”跨学科的拓展课就在预备年级开班了,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世界遗产,以小组学习方式,请“小老师”自己探究一个世界遗产,然后在课上讨论,从这些遗产引申到诗词、历史、建筑等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了解世界遗产,学生们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思路,让他们上台讲,研究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聪慧,比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更深入人心。”翁郁说。从长城、故宫、泰山、福建土楼到莫高窟、可可西里……一堂课下来,仿佛跟着孩子们“走”遍了祖国大好河山,这些脍炙人口的世界遗产背后,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首批中小幼百门‘中国系列’课程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传承到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精神启蒙,体现了诸多中国元素,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秦红说。在南洋中学,《设境导学立德育心知行并进》课程根植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文化沃土,基于学校校史及百年教育理念开发,让学生通晓南洋中学的历史文脉,知晓中国行知教育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家国情怀,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由黄浦区教育局和大同中学共同开发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以视频形式聚焦黄浦丰富的红色遗址遗迹,以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遗址遗迹背后的故事。卢湾中学《“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新“思”路》校本德育课,将德育与学科融合渗透,打破学科边界,深挖“一带一路”与初中学科的结合点,在上海博物馆中的钱币馆、琉璃中国博物馆中开展博物馆之旅。
在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科室主任、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季晓军看来,首批中小幼百门“中国系列”课程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引领,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最接地气的学校回应。?
古色古香的“本草园”创新实验室里,铜川学校四年级的一堂《小神农识百草》拓展课上,于蓉老师带领小伙伴一起认识“重阳节的明星中草药”。“重阳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同学们分享起重阳节起源的故事——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全班同学4人一小组,穿上一次性围裙,戴上一次性厨师帽和口罩,跃跃欲试。混合食材,加水搅拌,分装入杯,做重阳糕的时候再放一点糖桂花,增加口感,最后微波加热……3分钟后,香喷喷的桂花重阳糕出炉了。“桂花能化痰止咳、暖胃、祛风湿,你可以现在就品尝一个,还有一个你打算怎么办?”“带回家给老人品尝,懂得分享与感恩。”老师带领大家识别菊花、茱萸、桂花,学生们从材料盒里分别取出各种中草药,打开盒盖,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动手对号贴草药。桂花花冠黄白色,花朵有香味;吴茱萸呈球形,健胃止泻,降血压;菊花色彩丰富,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屏幕上列出8种不适症状:眼目昏花、呕吐腹泻、上火、痰饮咳喘、胃腹寒痛、头晕、风湿骨痛、高血压,在小组任务单上,小伙伴依次尝试“开方治病”,做好“小大夫”。
校园里有个“本草园”实验基地,学生还可体验香囊、艾条、润唇膏、洗手液等制作,感悟科学的趣味和价值。铜川学校校长夏时勇说,学校分年段开设了20多门“本草园”系列课程,让每个孩子从小感知、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孝道,厚植爱国情怀。
观察黄桃的外形,总结桃身与叶子的特点,撕出的黄桃还有内部纹样装饰……奉贤区江海第一小学《追梦“中国红”——灵动撕纸》课程上,不一会儿,孩子们灵巧的双手撕出一只黄桃。江海第一小学是“南桥撕纸”非遗基地学校,结合贤文化,学生们走进撕纸这一古老技艺。从植物到生肖,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撕纸的基本方法,传承海派撕纸文化,还将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撕纸艺术创客作品,学会发现生活的美。
“这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以小见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内容涉猎语文、社会、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是丰富多元、侧重实践体验的课程,以思想引领,学生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秦红说。
?
奉贤区南中路幼儿园创设了一条民俗长廊,在“贤趣活动”区域,不仅有脸谱坊、剪纸坊,还有扎染苑、刺绣社、皮影戏社。重阳节,孩子们慰问社区老人,从小学会尊敬照顾老人;看滚灯、玩滚灯、画滚灯,齐贤皮影戏的老艺术家走进幼儿园,让孩子们感受江南皮影的艺术风格。有韵味的“南幼小社团”活动中,幼儿园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国画、书法、剪纸、诵读、足球、围棋等小社团,为幼儿成长提供多样的舞台。《幼儿园民俗文化教育》课程让民俗节庆文化走进幼儿,幼儿尝试民俗文化工艺制作,感受民俗文化艺术美。
“首批中小幼百门‘中国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体现了‘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局、全程意识。”季晓军说。
在储能中学,黄玉霞老师领衔开发的《上海城市之心的前世今生》课程,分为“城市之心的变迁”“近代商业重镇”“百年民居与石库门文化”“红色文化遗迹”“百年街区与百年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城市之心定向赛”等内容板块,通过讲解、合作探究、实践走访、定向行走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让中学生们回归到他们生活的街区和建筑,走近历史,走近建设成就。在秦红看来,这些课程既有学段之间的纵向衔接,又有横向之间的贯通相连,建构起一体化的课程群。“从《走进世遗(中国篇)》等课程中,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要坚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上海城市之心的前世今生》《品读历史、展望未来》等课程中,感悟到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不忘历史,面对现在,还要展望未来。教育学生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珍惜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祖国建设担负起责任与担当。”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许沁龚洁芸
文字编辑:许沁
题图来源:学校提供
图片编辑:雍凯